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言情花园 > 现代都市 > 短篇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

短篇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

汾清三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由作者“汾清三杯”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芈华赢子婴,其中内容简介: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主角:芈华赢子婴   更新:2024-07-03 11: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芈华赢子婴的现代都市小说《短篇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由作者“汾清三杯”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芈华赢子婴,其中内容简介: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短篇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彩片段


众将士得了令,立刻各自去召集士兵,一边走,还一边嚷道:

“若真如小公子所言,咱得了粮草,回头得给他磕一个!”

“得磕,得磕!”

“废什么话,平日里见了小公子就不行礼了?”副将笑骂着,撵走了这帮人。

王贲看着内心一阵暖意,这帮子弟兄跟了自己这么多年,一路征战,能相信一个三岁小儿的言论,这都是看在王贲的面子上。

于公于私,王贲还想带着这帮子弟兄走的更远。

毕竟,六国一统的宏愿还未达成啊!

望着远处的黑暗,王贲内心忍不住嘀咕道:“子婴,但愿真的如你所说……”

……

咸阳城,王宫内。

自从上次冲撞了国夫人后,子婴就不需要每日去请安。

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虽想着,多和自己大父亲近亲近,可嬴政政务繁多,子婴也不能天天扑在那里。

而平日里,嬴政也没有时间来看望自己。

六十万大军的全国总动员,需要嬴政批复的事务太多。

想起在大父书房内,看到六国的舆图后,子婴心中激动万分。

因为他看到了匈奴以及南越,子婴也试探性地问了几句,这些地方在嬴政看来,不过是蛮荒之地,并不太在意。

当子婴问了句,“大父,不是要当这天下所有人的王吗?”

嬴政听完哈哈大笑,“那是自然,等平定了六国,我自然要北伐匈奴,南定南越,给你打下个大大的疆土如何?”

子婴只是带着笑,并未多言。

他其实想说,在这匈奴和南越之外,还有很多的国家,若是凭借大秦的战力,想要攻伐拿下,也不是不可能。

但,子婴没有说,自己可没法解释自己懂得这些。

大父想要为自己打下更多的疆土,子婴很是感动,这近乎暗示了,未来子婴必将为王,统御这天下。

可大父不知道的是,子婴只当了几十天的皇帝。

项燕勇武,亲率四十万大军,就可以让强大的秦国暂避锋芒,可见人才的重要性。

项羽、萧何、韩信、张良……这一个个秦末汉初的名人,如果可以找到这群人协助……

再加上一支铁血大军,统御万国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子婴颇为激动,六国不足为惧,可如何最小代价拿下这些国家,必须得加快一些历史的进程。

无数可以提升国家实力的发明,在子婴的脑海里轮转着……

……

大秦,函谷关外。

楚军的旗帜遮天蔽日,尘土飞扬。

四十万楚军,已经在这函谷关外扎起了营寨。

一眼望去,竟然连绵几十里之远,十分壮观。

关内只有十万大秦锐士,可守关的蒙武并不惧怕。

作为一名久战沙场的老将,他站在函谷关的城墙上,却还带着一丝笑意望着远处的一辆戎车。

那车上插着‘项’字旗号,硕大的旗帜迎风招展,而戎车上正站着一位胡须花白的将帅。

楚国的武安君——项燕,此刻盯着函谷关高大的城墙,陷入了沉思。

良久后,他低声道:“都说函谷关雄岸伟绝,想要破它难如登天,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奔袭了几百里地,终于见到了这闻名已久的函谷关,可项燕却未下令进攻。

纵他有四十万大军,可这狭隘的关口地形,发挥不出人多的优势。

徒劳的进攻,只会增加伤亡,何况,那些笨重的攻城器械还在路上。

片刻后,他问道:“陈郢那边的粮草怎么样了?”

身旁的副将闻言,立刻拱手回道:“回将军,按照路程计算,应该已经出城了,约莫三日后,即可抵达。”

虽身为楚国的武安君,可项燕在统帅行军时,还是希望让人喊他将军。

项燕闻言点了点头,道:“那就再等五日,秦军以逸待劳,此刻进攻我方劣势,等粮草和攻城器具都到了,再进攻也不迟。”

“诺!”副将应了一句,踌躇了下,又道:“将军,这十万旦粮草是否需要再加派人手去接应?若是被王贲偷袭……”

项燕闻言,呵呵一笑,“不用,王贲性格沉稳,和他爹王翦一样,喜欢稳扎稳打。说的难听点,就是过于迂腐,不会用奇谋,区区五万将士守着大梁城,他怎会派兵前来扰我粮草?”

副官闻言,还是担忧道:“可,这十万石粮草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将军……”

项燕伸手直接打断,“若换成李信守着大梁城,我倒可能会在意点,王贲么……决然不会主动出击。何况,去押运的是是屈将军。”

屈将军乃是楚国大族之一,祖上便是屈原这一脉,虽为士族之人,可却战功彪炳,是项燕的得力干将之一。

他麾下的骑兵,是这一次突袭城父之战的主力军,连斩了了秦军七名都尉。

听到是屈将军带队,心中大定,副将立刻不言语了。

……

王贲召集了整个大梁城内的骑兵,一共只有三千余骑。

长途奔袭,只适合骑兵,召集好人马,备足了六日的干粮后,王贲趁着夜色,带着大军星夜前往埋伏点。

按照斥候来报计算,若陈郢真的要押运粮草,必须全力赶路。

至于去打陈郢?

别开玩笑了,只有五万将士,连个粮草也没有,王贲不认为会有奇迹发生。

唯一的奇迹,只有在粮道上碰到陈郢的运粮队。

王贲不知道的是,这个计划,是大王和子婴共同想出来的,可下面的将士都是记住了。

这是将军的外甥,给他们出的主意,若是真能截到粮草,自然是要答谢。

……

于此同时,陈郢城门大开,一辆辆运梁车驶出城外,朝着函谷关的方向而去。

而运粮的队伍里,还夹杂着一万的楚军精锐。

……

三日后的清晨,峡谷内。

王贲的队伍已经埋伏好了,根据前去打探的斥候来报,陈郢方向果真有一直庞大的运粮队赶来。

得到消息的队伍,立刻兴奋异常,大多数人本以为,大概率是见不着人,就回了大梁城。

可没想到,真的被小公子言中了,楚国的运粮队即将抵达。

若是可以截下这批粮草,大梁城之危自然可解。

王贲也是很兴奋,低声道:“都传下去,只杀反抗之人以及楚军,那些运粮的脚力,本就是陈郢的百姓,莫要打杀了,结束后,还得靠他们把粮运回大梁城。”

“明白!”众将士很是兴奋,这一趟没有白来,不但可以有粮草,还能有军功!

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好似从雍城回来后,子婴就再也没来过了。

联想到国夫人,在后宫组织人员给将士们绣红巾,于是李斯道:“是有些时日了,保不准是在国夫人那呢。”

自从大王缩减了王宫的用度后,国夫人也不闲着,组织宫内大大小小的闲散人员,给前线的将士绣制红巾。

这红巾本是秦国锐士,为了分辨自己人的一种装饰,王宫所做的这些,一般可以拿到奖励获取军功的将士。

一听李斯这般说,芈华笑着点头,“离秋,也真是懂事啊。不知,齐国的青铜到哪了,今日无大事,你陪我走一遭吧。”

“诺!”李斯连忙领命,听到大王称呼国夫人的名讳,显然大王今天的心情很好。

可李斯总觉得,大王怎么像是迫不及待见自己的孙子呢?

也是,这般聪慧可爱的孙子,谁不喜欢?

……

刚出了书房门,就见了赵高赶来。

赵高手捧着一摞红巾,快步上前,笑道:“参见大王。”

“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回大王,这些是宫内夫人和小公子们绣的红巾,瞧这一个是胡亥绣的。”赵高拿了上面的一个,就要递给大王看。

芈华看到这些心里宽慰,可手上并未接,抬了抬手道:“走吧,一起去看看。”

赵高有点失望,本想着让大王看看胡亥的手艺,可大王这般说了,也只得跟在后面。

……

国夫人的院子内,此刻,一排排的人端坐着,拿着绣针在认真地低头工作。

这些个人,都是被国夫人叫来的。

“大王以身作则,我等虽为妇孺,可也要为秦国出力!”这是国夫人的原话,可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这红巾,他们可以做。

近一个月的努力,也绣了百十来条。

和坊间相比,这制作的速度也太慢了,可毕竟是王室绣制,多少带点纪念意义。

而在院落的边缘处,一些个小孩也低头认真绣着,没法子,国夫人下了命令,大家都得遵守。

此时,一个童音怯生生道:“为何我们在绣,胡亥却在一旁玩耍?”

不远处的胡亥,正在玩着老鹰捉小鸡,喧闹的声音与安静的院子成了强烈的反差。

也不能说他啥事没做,断断续续绣了一个月,好不容易绣好了一个,就被赵高拿走邀功去了。

趁着这个时间,胡亥又玩了起来。

“人家是国夫人的子嗣,咱管不着。”又一个童音小声道。

“哼!又不是亲生的!”

“你可小声点说话,别又被那家伙听到了,给你使坏呢!”

“真是没天理,宫内所有人都要做的事,就他胡亥不要做!”这个声音主人,明显愤愤不平。

“可不止有胡亥不做,你忘了?”

“你说子婴?他才三岁啊!”

“怎的?我也才三岁啊!”

两个童音低声细语吐槽着,可这时,门口出来通报声:

“大王到!”

还在玩耍的胡亥,立刻吓得跪在了地上。

……

芈华走的极快,还未通报完,他就已经踏入了院子。

一眼就望见这玩耍的胡亥,可芈华并未理会。

带着笑意走向国夫人。

国夫人心中欢喜,自己绣了一个月,今天大王终于来了。

于是赶忙上去迎接:“参见大王!”

“参见大王!”

“参见父王!”

……

院落内,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听着大家略带倦意的嗓音,芈华心中很是宽慰。

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一个个熟悉的面庞。

这些都是自己最亲近的子嗣,能做到这个地步芈华很是满意。

至于刚被赵高扶起的胡亥,芈华正眼都未瞧一下。


至于国力发展的事,只能慢慢来。

王翦很高兴,自己的女儿带着孙子回来,仿佛像是过年了一般,忍不住又拿起酒碗喝了一口。

这时候,子婴想起了自己来的主要任务。

轻声问:“大外父,你不是生病了么?怎么一直在喝酒?”

听着子婴的问话,王翦一愣,跟着哈哈笑道:“喝酒才能治病呢。”

这就是唬小孩子的话,子婴点点头,对着餐桌另一边的蒙毅道:“蒙将军,记下来,外大父的病情好转,已经可以豪饮三碗了。”

这冷不丁的童言,让在场的众人愣住了。

连要记录的蒙毅也是没反应过来,片刻后,他尴尬地望向王翦将军。

只见他呆呆地望着子婴,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口。

童言无忌,可子婴说这话,却和大人一样,仿佛是来兴师问罪的。

“外大父你怎么流汗了?蒙将军,快记下来,外大父喝酒引得病情复发。”子婴看王翦这样子,心里好笑,又接着道。

倒是一旁的王燕嗔怪道:“子婴,莫要胡闹,吓着你大父了。”

子婴摇摇头,小手揪了几下王翦的胡子。

看着自己外孙这般的模样,王翦这才反应过来,这孙子才三岁啊,不过是在吓自己。

想到这里,王翦哈哈大笑,掩饰自己的尴尬。

欺君之罪,当如何?

王翦不是赵高,不太深知这刑罚,可若要真追究起来,定然会罚他一罚。

可自己装病回雍城,满朝上下,谁人不知?

连大王自己都知晓,今日却是被子婴点破,让王翦一番尴尬。

见爷孙两人又开怀大笑,蒙毅这才放下心来。

这小公子,让自己记录这些,好似是告状,可自己不敢呈上去啊。

你俩还是爷孙,这坏人都让我来当了。

这件事过了后,整个宴会继续进行。

自从封了爵位后,子婴就不再喝奶,和奶娘服侍惯了,一直在身旁跟着。

直吃到日头降下,子婴跟着自己娘亲回了里屋睡觉。

三岁的孩子,自然要早睡,这一晚,连扶苏都被赶了出去。

望着尴尬的父亲,子婴内心打定主意,以后自己长大,坚决不娶武将的女儿,过于霸道。

……

次日一早,洗漱完毕后,子婴便兴冲冲地去找王翦。

他还记得自己的目的,想着法让自己这个外大父回咸阳。

昨日,不过是试探而已,子婴知道,想要说服王翦,自己还得出一番力气。

好在,在自己后院,王燕也没管子婴,让他自己寻去,只是让奶娘随着。

可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王翦,打听了一番才得知,王翦将军,昨夜一直在书房未出来。

“总是这样,老将军呐,睡在书房习惯了。”其中的一位仆人,忍不住吐槽。

子婴点点头,带着奶娘,便又朝着书房赶来。

一旁的守卫,看到是子婴,也都没人拦着,很顺利地便到了书房前。

房门虚掩着,子婴小心翼翼地推开了房门。

这书房可不是自己能进去的,奶娘只得在外面候着。

子婴小心推门而入,进去一看,这满屋的书简竟然比嬴政的书房还多。

墙上一幅硕大的六国舆图挂着,虽说地形没有细细描绘,可也有了大致的轮廓。

子婴记得,大父的书房也有一版,可比外大父这个要详细的多。

作为秦国的大将,王翦自然有资格获取到这样的舆图。

此时的王翦,正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细微的鼾声传来。

子婴没有叫醒王翦,则是小心翼翼打量起了书房的摆设,除了堆积如山的书简外,王翦趴着的桌子上仿佛有什么东西。


好在,子婴是大王的孙子,国夫人虽然妒忌,可也没想到哪里去。

爷孙俩,这样不是很正常。

可其他的小公子们看到,妒忌的很呐,啥时候父王这般抱过自己?

一个个眼巴巴地望着子婴,羡慕异常。

这当然包括了胡亥,他咬着牙,攥紧了拳头,上前道:“父王看,那就是子婴藏着的马匹,在宫中骑马,得重罚!”

人赃俱获,子婴这一次想要狡辩也不行,何况在场还有这么多人呢。

听到胡亥这般说,子婴激动地指着白马道:“大父,我给你看样东西。”

嬴政心里虽好奇,可看到子婴指着,却是笑了,“嗯……看到了,小白马,很是漂亮,血统纯正,你外大父还挺舍得。”

嬴政见多识广,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匹好马,他以为子婴这是给自己炫耀呢。

可子婴却摇摇头,向一旁的黑夫招了招手,示意把马牵过来。

黑夫牵着马走了过来,这时候嬴政才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这小马的背上,怎么有一个椅子?

见嬴政这般疑惑的模样,子婴笑道:“大父,这可是好东西,叫马鞍,在马背上可以让人更加稳当,而且骑行不费力气!”

以前古代的骑马都是坐在马背上的,可这样的骑马容易摩擦大腿,骑得快了人受不了。

可有了马鞍后,人可以站在马背上骑马,在马匹冲刺的时候,直接站起来,就不用受颠簸之苦。

极大地增加了行军速度。

嬴政放下子婴,好奇地上前查看了所谓的马鞍,前后观摩一圈后,这才发现窍门。

这马鞍不但可以让人轻易上马,也能快速下马,刚才子婴就是踩着这个马镫下了马。

子婴这一套的马具,除了马鞍外,也配备了马镫,脚底还有马蹄铁,最大化地强化了骑兵的战斗力。

嬴政越看越知晓其中的奥妙,心中震动。

“这……大王,这是好东西啊!”一旁的李斯也看了一圈,立刻看到了精妙之处,忍不住赞叹道。

嬴政点点头,“确实是好东西,这增加了骑兵的战斗力,子婴,这种马具打造的是否复杂,能否大范围生产?”

子婴回道:“不复杂,只要知道几个关键处的巧妙即可,这一个月,我已让城内工匠打造了几十套,他们懂得具体的打造方法。”

这一个月,子婴让黑夫一直往返城内,找了不少的能工巧匠,让他们设计这一套马具。

这些个工匠聪慧的很,只是略一说下功能和大致的作用,就制造了出来,虽说会有很多的错误,可一次次的迭代后,最终成品。

听到子婴的话,嬴政心中大喜,“好!子婴,你可是为大秦立了大功!”

有这般的马具,秦军骑兵的战斗力,真正地上了一个台阶。

“大父莫急,你瞧马蹄上是什么。”子婴带着笑意,指着马蹄道。

还有?嬴政疑惑,顺着子婴指着的方向望了过去,却发现,马蹄处都有青铜包裹。

“这是马蹄铁,类似于鞋子,可以让马儿跑的更快。”子婴解释道。

“鞋子?马的鞋子?”嬴政重复了一句。

黑夫见状,立刻把小白马的一个蹄子给抬了起来,嬴政这才看的清晰。

这是一轮弯月模样的青铜器物,牢牢地定在了马蹄上面,就真的像马儿穿了一个鞋子一般。

子婴解释道:“这马蹄铁主要是减少马蹄的磨损,在长距离行军和崎岖山路上,有奇效。”

嬴政也是懂行之人,心中盘算了一下,就知道子婴说的真假。


等确认子婴没有受伤后,王翦松了口气,把子婴抱了下来后,伸手去捡起地上的剑插入了剑鞘内。

子婴心中大喜,有这般的锻造工艺,说明这个时代,有人可以打造出神兵利器。

秦军常用的长戈,他也是见过,可比不上这般的利器。

于是他开口问:“外大父,这是什么剑?”

松了口气的王翦,许是刚睡醒,懒洋洋地回道:

“太阿剑。”

“太阿剑?”子婴思索着记忆里的线索,等找到后,忍不住略感失落。

原本以为,这就是一把正常的配剑,可没想到这竟然是名匠打造出来的宝剑。

既然是名匠打造出来,那就代表着技艺没有传承开来。

子婴忍不住叹息,心里暗自下了决定,这民间的能人异士,还得靠自己挖掘。

收拾好了太阿剑,见子婴还在发呆,王翦以为子婴是吓坏了,于是抱起了子婴,笑着道:“怎么?想要那把剑?”

子婴立刻点头,“外大父舍得给我?”

见小家伙顺杆爬,王翦哈哈笑道:“想要?那也得看你本事,这剑呐,外大父可是拿这大功劳换的。”

“大功劳?”

见子婴这般好奇,王翦得意道:“这可是大王在灭赵后,奖赏我的。”

原来如此,这也和历史对的上。

“既然是大父给的,子婴怎么要?若是能重新锻造一把,也可。”

听了子婴的话,王翦立刻摇头道:“这可是名匠所铸,世上就这一把。”

说着,把太阿剑瞅了出来,只是离的子婴稍远。

王翦望着这剑刃道:“这般锋利的武器,实在罕见,足见锻造技艺的高超。”

说完,王翦拿着剑,又挥舞了几下。

太阿剑的故事,子婴当然知道,这却也是少有的名剑。

可子婴看来,珍贵的并不是这把剑,而是铸剑的工艺,如果能把这个工艺发扬光大,那大秦的武器,岂不是直接提升一个档次。

于是子婴再次问道:“为何不让这铸剑的后人,把这铸造之法发扬光大呢?”

正在舞着剑的王翦,听到这话一愣,思索了片刻,叹口气道:“这等个法子,都是嫡传,不是师徒关系怎会相传,吃饭的家伙,断然不会外传。”

子婴却是道:“抱守着这些个技艺不传下去,落到最后只会失传了,至于吃饭,会了这等技艺,还怕别人没饭吃?”

王翦笑笑没有答话。

倒是子婴继续说道:“这太阿剑,铸造于吴国,吴国又被楚国灭了,若是我们灭了楚国,找到这些个铸造法子的工匠,这等工艺不就为我大秦所用?”

听了子婴的话,王翦心中一动,诧异地看着自己的外孙。

没想到三岁的小孩竟然有这般见识,于是笑着道:“说得好,我记下了,待到楚国灭亡后,自然要寻找到这些个能工巧匠,你瞧那楚国的武器,就比我们秦国要锋利的多。”

六国当中,楚国的盛产青铜和锻造工艺,出了不少好武器。

青铜可以买到,好武器也能买到,可就是这锻造工艺,却是垄断的。

秦国虽然强大,可也不是什么都强大。

王翦把子婴的话,记在了心上,没想到自己的外孙,倒是给自己上了一课,自己以前都没想到。

若是灭了楚国,一定要保护好这些个能工巧匠,将工艺传回秦国。

见王翦记下了,子婴这才放了心。

毕竟,灭楚国的人,还得靠王翦。

自己现在才三岁,只能提供一些建议。

盯着王翦手上的太阿剑,子婴恋恋不舍,哪个男孩不喜欢兵刃?


此刻的奶娘正搂着子婴,捂着他的眼睛不让看,听到国夫人的话,直接愣在原地。

“不行!”子婴连忙站起身,望着已经走来的两名侍卫,大声说道。

看到小公子护在奶娘跟前,两名护卫不敢继续上前,万一真伤着小公子,恐怕无法交代。

可子婴护着奶娘的举动,还是让在场的众人心中感慨。

刚才,胡亥的两名侍女直接被杖毙,他都不敢吭一声,而子婴却是挺身而出。

子婴拦着两位护卫,可眼睛却是望向了国夫人。

没想到这秦国的后宫内,竟然这般残酷,几个公子间的嬉闹,直接要杖毙下人。

这点,倒是子婴知晓的少,在这后宫内,大多数的侍女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

她们大多是穷人的女儿,以及战败的他国选拔而来。

就比如,刚才被杖毙的两名侍女,就是赵国人的女儿,有幸被选为侍女,到这深宫内有口吃的。

而像子婴奶娘这般,咸阳本地人,家里的夫君又是从军的军医,倒是不多见。

可在国夫人的眼里,奶娘也等于奴仆。

见子婴护着奶娘,国夫人倒有些意外。

面对这等血腥之事,一个三岁的孩子,能站起来就不错了。

这院子里的其他孩子,不都是一个个的低头望着脚趾,大气不敢喘。

国夫人寻思着,这兴许是喂的久了,生出了感情,上前护着也能说得通。

“母亲!您可要为孩儿做主啊!”胡亥忽然跪倒在地,大声哭着道:“孩儿的侍女受了惩处,那子婴目无长辈,他奶娘可不能这般放过了。”

说罢用手擦着眼泪,用的还是被咬破的手,顿时一脸的血渍印在脸庞。

看起来,凄惨无比。

一直未出声的赵高,心中暗自叹了口气,无声低语了一句:“这胡亥,还是得调教一番,竟然这般沉不住气。”

这僵持的局面,胡亥突然冒出来这句话,使得国夫人反而被动了。

原本杖毙这奶娘,不过是一视同仁罢了,可被胡亥这么一说,反而像是公报私仇。

国夫人和子婴,有什么仇?

这要是在宫内传开,吹进大王耳朵里,岂不是凭遭猜忌?

当初华阳夫人让大王一同娶了芈华夫人和国夫人,两位夫人在宫内互有较量,这是心知肚明的。

可这才几日,芈华夫人被贬,国夫人就找机会寻子婴的麻烦,岂不是落人口舌?

赵高想的远,可转念一想,这胡亥才五岁,还有调教的空间。

昨日在章台宫内,这子婴语出惊人,赵高反而想看看,这子婴今日如何过得了这一关。

听到胡亥的哭言,国夫人还是皱起了眉头。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她没有理会子婴的目光,望着两名侍卫道:“还愣着干嘛?把小公子请开。”

听到夫人的话,侍卫也不敢怠慢,两人互望了一眼,顿了顿,其中一人轻叹一声,小声道:“欠我一坛酒。”

说罢,就冲着子婴大步跨来。

子婴盯着走来的侍卫,张开双手护住了奶娘,喝道:“你敢动我一下试试?”

说罢转脸望向国夫人,“本就是孩童间的嬉戏,夫人为何要取人性命?”

国夫人没想到子婴竟然和自己讲起了道理,竟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听到子婴的问话,赵高倒是并不惊讶,昨日他可是听到更加让人震撼的,‘我大秦不养闲人’。

这句话,让多少大臣汗流浃背?

最后大臣们一致认为,这是那儒家的淳于越,私下教导扶苏时,说的一句话,被子婴听了来。

这让不少的官员,更加鄙夷儒家。

虽说子婴说的在理,可奴仆们的性命都掌握在主人手里,而国夫人,就是这后宫最大的主人。

今天这件事,本就可大可小。

可胡亥的两个侍女,都被杖毙了,若是真放了这奶娘,国夫人这脸往哪搁?

已经下不来台的国夫人,只得硬着头皮道:“胡亥的手都快被你咬断了,这是嬉戏打闹?这群奴仆不护着主人,自当该罚。”

胡亥闻言,精神一震,转而提高了自己的哭声。

“她不是奴仆。”子婴据理力争,“她是我的奶娘!”

“都一样。”和三岁小孩讲道理,国夫人显然有点不耐烦,“回头我给你找十个奶娘,你不动手,还在等什么?”

那侍卫闻言,只得伸手去拉子婴,纵使子婴嘴上说着‘放开!’‘我要见我大父!’这类话语,侍卫也不为所动。

毕竟,县官不如现管,这时候,肯定是国夫人大。

可他也不敢太用力,只要一边哄着一边拉着,可子婴却直接扑在了奶娘身上,用自己的身躯护着她。

自己趴在奶娘身上,子婴可不认为他们敢动手。

见子婴扑在自己身上,奶娘感动异常,她伸手擦了擦眼泪,自己虽不想死,可今天这结局已定,她逃不掉的。

可别国夫人不耐烦了,真伤着子婴,于是笑道:“小公子,你下来吧,他们跟我们玩呢。”

子婴当然知道这是哄着自己,死活也不愿意下来。

奶娘,可是这宫内除了大父外,自己最亲的人,虽说时间不长,可一件小事,就让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打死,这让他如何接受?

见另一位侍卫也来帮忙,子婴转头盯着国夫人,恨恨道:“你敢动我奶娘,今后我们就是仇人了!”

一个三岁孩童的威胁,谁会在意?

此刻的国夫人,真的不耐烦了,她催促着侍卫快点。

饶是子婴愤怒挣扎,可还是被一名侍卫给抱了起来,一旁的胡亥见状,竟忘了疼痛带着一丝爽快的笑意。

此刻的赵高,忍不住摇了摇头,这小公子道理说得倒是明白,可这个世道,不是讲道理的世道。

眼看着自己离着奶娘越来越远,耳畔回想起奶娘的话语,‘我有两个儿子呢!’、‘亏得夫人,让他寻了个医师的缺’、‘一月有三百钱呢’。

而奶娘此刻,最后望了子婴一眼,带着笑别过头去,跪趴在了地上。

另一名侍卫见状,也不含糊,反转长戈,高高举起就要对着奶娘的后背挥下。

子婴只能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地吼道:“不!!!”

可同时,却有另一声高亮的声音盖住了子婴的声音。

“大王到!!”


大秦咸阳,章台宫外。

宫殿外跪伏着几十个人,有男有女,他们身披白麻沉默不语。

如果有人看清领头的那位夫人,一定会惊讶万分。

秦王嬴政的芈华夫人,正领着咸阳城内芈家几十口人跪在了殿门外。

芈华为嬴政生了长子扶苏,而扶苏又为嬴政生下了长孙子婴,这一脉将来可是统治秦国的正统!

可今日,这等大秦一等一的豪门,却跪在章台宫外请罪!

究其原因,芈华的父亲昌平君叛秦,导致城父之战秦国二十万锐士埋骨楚地,这是自长平之战后,秦国最大的一次损失。

此刻,楚国大将项燕正带着四十万大军,奔袭函谷关而来,边关告急!

早朝的群臣朝着章台宫行来,望着殿门口这几十口人,均沉默不语只顾低头前行。

昌平君叛国,这咸阳城内的芈家众人自然难逃责罚,可有眼尖之人,竟在人群中看到了扶苏和子婴。

这可是大王的儿子和孙子,没想到也被芈华给拉过来请罪。

其目的不言而喻。

“子婴莫怕,有娘在。”跪着的人群中,一位少女伸手搂了搂一旁的小孩。

小孩年龄不大,约莫三岁的光景,他正是嬴政的长孙子婴。

“燕儿,你本不用与我等一同请罪,带着扶苏和子婴一起下去吧。”芈华听到了声音,望了一眼身边的少女。

昨日芈华召集众人,准备于今日宫外请罪,自己的儿子扶苏胆小不敢前来,还是自己的儿媳劝说下,方才来这。

少女闻言,立刻回道:“我即为扶苏之妻,本也是芈家一份子,自当在这。”

芈华闻言心中一暖,当初大王要给扶苏许配妻子,她还有点不满意,毕竟王燕是王翦之女,将门虎女不好相与,将来如何母仪天下?

可事实却证明,这是完美的一对。

原本大王就不满扶苏的软弱性格,没有立太子,而王燕的性格正好补充了扶苏的软弱。

望着一旁的低头不语的扶苏,芈华叹了口气,虽贵为长子,可一天未立储,就有万种可能。

好在王燕争气,第一胎就给扶苏生了个儿子,而大王又特别疼爱这个孙子。

目光落到一旁的子婴身上, 芈华眼中满是疼爱,自己的这个孙子长得白净可爱,深得大王喜爱,可就是三岁了,还说不出一句话来。

仿佛感受到芈华的目光,子婴转过头来,幼小的脸庞扬起了一抹微笑,芈华有点哭笑不得,这种场合下也就三岁的孩童能笑出来。

此刻的子婴,终于搞懂了目前的状况,正兴致勃勃地打量着四周。

原来我是穿越了?作为一名历史系的高材生,从刚才的对话当中,他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没想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嬴子婴,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

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六天!

我可不想只当四十六天的皇帝,子婴握紧了小拳头,好在自己才三岁,我一定改变这一切!

虽然一开始就是天崩开局,子婴可不认为大王真的会处罚他和扶苏。

就在此刻,子婴感觉身边的人不由地挺直了腰背,他好奇地望向一边,只见远处三人正朝着这里走来。

为首之人头戴冕旒,身着玄色长袍,身披白麻,步伐沉重,看来前线的大败,让这位帝王心情哀伤。

子婴屏住呼吸,没想到刚穿越过来就遇到了千古一帝嬴政,模糊的记忆里这位祖父对自己很是喜爱。

这让他对改变历史,又有了一定的信心。

毕竟,现在的嬴政才中年岁数,还没有痴迷于长生炼丹,一切都来得及。

当嬴政走到面前,芈华立刻跪伏在地,高声道:“芈华携芈家二十三口,请大王赐罪!”

紧接着人群跪伏在地,附和道:“请大王赐罪!”

嬴政停下了脚步,转身望着芈家的这群人,沉默不语,他的目光在每个人身上扫过,最终停留在扶苏这一边。

扶苏、王燕以及子婴自己的儿子一家,竟然也跪在了这里,嬴政的眉头微微皱起。

尤其是自己的孙子,这么小的孩子,竟然也跪在这里。

一想到这个三岁都不会说话的孙子,嬴政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帝王可不缺子嗣!饶是占着长孙的位子,是一个傻子,也不会把王位传给他。

奈何,平日里嬴政又特别喜爱这位孙子,可这小家伙每次看到自己总是害怕见到自己,这让嬴政很是懊恼。

目光随即扫向了扶苏,只见此刻他跪在地上身子还在瑟瑟发抖。

这就是自己的长子?这般的软弱,以后如何统御这江山?

让他娶了王翦的女儿,可这软弱的性格一点都没有改变,还遗传给了子婴。

嬴政很失望!

跪地上的子婴,搜寻着以往的知识,历史上可没有这段记载。

昌平君叛乱后,也没说怎么处罚扶苏和子婴的,甚至连芈华都没有提及。

唯一有子婴记载的,几乎是在他人生的最后旅程,所以他也不知道嬴政会如何处理。

嬴政收回目光,深吸一口气,对着芈华道:“我待昌平君不薄,以相位供之,让其驻守陈郢,可他却选择反叛我大秦,导致灭楚之战失败,二十万锐士魂断他乡。这,是死罪!”

人群动了动,可无人敢应答,大王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判了昌平君死罪,他日攻下楚国后,免不得车裂之刑。

可在场的人,没有人在意这些,就连芈华也默不作声,这等叛国之罪,本就是死罪。

他们更在意的,是大王对于咸阳芈家的处罚。

嬴政顿了顿,“念尔等不知情,且未为虎作伥,故贬芈家所有人为庶民。”

贬为庶民,对于身居高位的芈家众人来说,这几乎是最高的惩罚,毕竟有芈华在,全家诛连这种罪罚还不至于。

可这处罚在芈华耳里犹如晴天霹雳,芈家所有人,这里可是有扶苏和子婴啊!

她连忙抬头慌乱地望向嬴政,仿佛洞察到了她的心思,嬴政开口道:“收起你的那些小心思,他们可不姓芈!”

他们自然指的是扶苏一家子。

听到这话,芈华松了口气,顺带着连低头的子婴也松了口气。

芈华立刻接过话茬,“谢大王!”

好家伙,还以为一开局,就要天崩开局呢,好歹大王还念及了祖父之情。

可接下来嬴政的话,让子婴愣在了原地,“扶苏既已成年,你们一家三口去雍城王翦家中研习三年!”

对于自己儿子的软弱,嬴政是在看不下去,正好接着这次机会,让其去老丈人家里,好好锻炼锻炼。

一来是历练其本身,二来是向群臣有个交代。

昌平君的反叛,对于此刻的大秦来说,伤筋动骨。

低头的子婴愣在原地,刚见了一面,这就被逐出宫外三年?

三年后,秦国都统一六国了吧?

一想到按照正常的历史脉络走下去,鬼知道三年后会变成什么样?

会不会三年之后又三年?

是选择按照既定的历史脉络,还是改变历史进程?

选择难题留给了子婴自己,此刻的嬴政已经转过头,朝着章台宫走去。

可子婴心中期待的穿越者必备系统,却未出现,此刻他才意识到,根本没有系统。

这天崩的开局,必须要靠自己去打破。

想到这里,子婴深吸了一口气,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喊出了这幅身体的第一句话:

“大父,莫走!!!”


“这是你发明的?”他惊讶地问。

“这是在雍城,根据将士们骑马不满意的地方想到的方法。”子婴早就想好了解释的词语。

毕竟,这马鞍、马镫以及马蹄铁都不是太精细的发明,只是需要一些闪光点即可。

一个三岁的孩子,完全可以做到。

李斯听了,心中忍不住震动,这小公子给人带来太多的惊喜。

他作为后勤人员,虽然上不了战场,也知道这套马具的作用,必然可以让大秦的骑兵战斗力猛增。

刚刚的匈奴侵袭,如果有这等马具,大秦的骑兵,是不是就可以追上匈奴的人了?

当然,他考虑的还要更多一点,就是这打造起来,有点费钱。

“大王,我看着不过是孩童的玩具,是否真的如这般神奇?”一旁的赵高,这时候开口了。

扶苏听完,心中一动,是啊,看起来不错,就是不知道用起来如何。

这套马具的打造成本可不低,如果真的没具体实战的用处,岂不是浪费了?

“父王,儿臣愿意一试!”一旁的胡亥见老师出面,立刻请缨道。

扶苏陷入沉思,自己刚才是不是兴奋过头了?

不过,第一次遇到这般精妙的马具,心里激动也是正常。

“大王,倒不妨让胡亥试试。”一旁的国夫人也开口。

这马匹稳不稳,跑的快不快,得试过才知道。

毕竟,子婴才三岁啊。

童言无忌,并不难全信。

于是扶苏点点头,“行,你去试试。”

这是匹小马,如果是正常的成年马,扶苏都想自己去试一试了。

见胡亥想上去,子婴却拦住道:“还是我来吧,这马认人。”

可胡亥却直接甩开子婴,父王都开口了,还轮得到你来拦我?

做了这点小伎俩就说让骑兵无敌,我胡亥自然要来试一试。

可话到嘴边,胡亥却说:“不用,我两岁就会骑马了。”

子婴一愣,没想到胡亥竟然这般厉害,既然2岁就能骑马,那自己还拦着干嘛,也就让了开来。

众人也都让出了位置,子婴院落本身不大,这匹小马跑个几步就到头了,只能在院子内转圈。

走到跟前,胡亥内心得意,这匹白马着实漂亮,原本不好意思找子婴要。

可这下,自己是正大光明来骑马,于是一拉马绳,准备也像刚才子婴下马一样,帅气上马。

可也许是扯的力道太大了,直接拉得疼了小马,顿时小马一个后蹲腿朝着胡亥踢来。

速度之快,胡亥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扑腾,踢出了一丈开外。

胡亥只得惊呼一声,就见天旋地转,自己飞了出去。

好在,这只是一匹小马,如果是被大马踢中,不死也得残疾。

赵高见状连忙上前搀扶起胡亥,心中却是忍不住叹气,这胡亥真是沉不住气,干什么事都是咋咋呼呼。

反观子婴,做事稳重得体。

心中愈发有想要收子婴为弟子的打算,大秦以法治理天下,自己在法理上造诣卓绝,也是有当子婴老师的资本。

可……子婴毕竟是孙儿辈,赵高想到这一层就打消了念头。

见胡亥没事,搀扶起来拍拍身子,向大王回道:“未伤到大碍。”

“嗯。”扶苏望了一圈,“子婴,还是你去吧。”

“是。”

子婴也不推脱,上前一拉马绳,踩着马镫了坐了上去。

这一行云流水的动作,让胡亥看的眼馋,心中愈发的愤恨。

子婴上了马儿,双腿一夹,小马就欢快地跑了起来。

这一动作,在这月内做了很多次,小马顿时在院子里绕起了圈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