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言情花园 > 其他类型 > 大明第一县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县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大江大河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想归想。又怎么可能这么做。不行啊!朱元璋叹了口气。“可惜了这些银子都是各地富商自愿投资的。”“朕贵为天子,即便可以增加新的国策,让富商的银子都上缴国库。”“这个命令却不能下!”胡雄安静地听着,心里也清楚朱元璋意图。他赞道,“陛下睿智!”“虾仁如今在福州的名声如日中天。”“没有缘由就下令重新派人去接管福州的大基建项目,或许会引起民怨。”福州百姓也才刚刚过上几天好日子。若是有人想要破坏这份幸福。无论这人是天子还是百姓。第一反应都会是愤怒和抵触情绪。若是演变成官逼民反。那时候麻烦就大了。朱元璋又想到大明如今百废待兴。不能再为了一个福州而大动干戈。朱元璋对胡雄道,“朕先静观其变,看看虾仁能把福州治理成什么样子。”“如果福州在虾仁的治理下越来...

主角:虾仁朱元璋   更新:2025-06-18 09: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虾仁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第一县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大江大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想归想。又怎么可能这么做。不行啊!朱元璋叹了口气。“可惜了这些银子都是各地富商自愿投资的。”“朕贵为天子,即便可以增加新的国策,让富商的银子都上缴国库。”“这个命令却不能下!”胡雄安静地听着,心里也清楚朱元璋意图。他赞道,“陛下睿智!”“虾仁如今在福州的名声如日中天。”“没有缘由就下令重新派人去接管福州的大基建项目,或许会引起民怨。”福州百姓也才刚刚过上几天好日子。若是有人想要破坏这份幸福。无论这人是天子还是百姓。第一反应都会是愤怒和抵触情绪。若是演变成官逼民反。那时候麻烦就大了。朱元璋又想到大明如今百废待兴。不能再为了一个福州而大动干戈。朱元璋对胡雄道,“朕先静观其变,看看虾仁能把福州治理成什么样子。”“如果福州在虾仁的治理下越来...

《大明第一县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想归想。

又怎么可能这么做。

不行啊!

朱元璋叹了口气。

“可惜了这些银子都是各地富商自愿投资的。”

“朕贵为天子,即便可以增加新的国策,让富商的银子都上缴国库。”

“这个命令却不能下!”

胡雄安静地听着,心里也清楚朱元璋意图。

他赞道,“陛下睿智!”

“虾仁如今在福州的名声如日中天。”

“没有缘由就下令重新派人去接管福州的大基建项目,或许会引起民怨。”

福州百姓也才刚刚过上几天好日子。

若是有人想要破坏这份幸福。

无论这人是天子还是百姓。

第一反应都会是愤怒和抵触情绪。

若是演变成官逼民反。

那时候麻烦就大了。

朱元璋又想到大明如今百废待兴。

不能再为了一个福州而大动干戈。

朱元璋对胡雄道,“朕先静观其变,看看虾仁能把福州治理成什么样子。”

“如果福州在虾仁的治理下越来越差,那时朕就有了出兵的理由。”

作为天子,凡事和国事有关的事。。

朱元璋向来都是冷血的。

那时。

别说派兵接管福州府。

就是把提出大基建的虾仁这个罪魁祸首斩了,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问题是,虾仁会给自己斩他的机会吗?

朱元璋不清楚。

甚至觉得虾仁不会给他机会。

虾仁任沛县县令,已经让沛县大换血。

福州的规模和动静不过是比沛县更大了一点。

朱元璋心里五味杂陈。

想虾仁出事,自己有借口把虾仁的钱都占为己有。

同时心里也期待,虾仁能够让福州繁荣兴旺。

思前想后。

朱元璋觉得自己还是舍弃不了那么一大笔钱。

毕竟那是一笔可以让国库充盈数十倍不止的银子。

用福州的未来,换大明更加的繁荣富强。

身为天子,自然是更想看到后者。

朱元璋脑海里不停的运转。

眼见上朝的时间也到了。

……

朝堂上。

朱元璋等待着文武百官拜见。

站在最显眼地方的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权贵。

自从他把胡惟庸推到前方后。

现在整个淮西家族的权力,都集中在了胡惟庸手上。

胡惟庸身为宰相后,身边党羽更多了。

连李善长都担心胡惟庸嚣张过头,迟早会出事,想要跟他划清界限。

没想到自己的弟弟却暗中跟胡惟庸结盟。

他想抽身都不可能了。

胡惟庸之所以,越发明目张胆的结党营私。

源于朱元璋对他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不理不睬。

胡惟庸为此十分害怕。

想要让更多的人跟自己结盟。

心想必朱元璋若是对自己起了杀心。

总不能那么多的大臣都杀了吧?

淮西家族除了李善长和胡惟庸两人。

跟着朱元璋征战的徐达、汤和、冯胜以及常遇春这些人。

开国之后都封为公爵。

可浙东家族为首的刘伯温,也只是封了一个伯爵。

排除朱元璋也是淮西人这个原因。

便是刘伯温做了一些让他忌惮的事情。

担心刘伯温权力过大,危险性也越大。

现在已经没有刘伯温这个祸害了。

淮西家族反而一家独大起来。

另外还有,开国名将蓝玉等军中派系。

在朱元璋并没有大肆杀戮功臣之前。

朝中官员还是比较兴旺的。

早朝开始。

就有官员陆续上报各地的消息。

朱元璋敏锐的察觉到胡惟庸一直沉默。

却又像是在酝酿什么。


福州的官道上。

胡雄等人在茶棚处歇脚。

刚坐下来,就有属下问胡雄。

“大人,皇上为什么让咱们来福州查虾仁?”

“福州这种穷乡僻壤,再贪还能贪到几个钱!”

这话说到了其他人的心坎里。

胡雄也是这么想的。

但他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暗中观察。

面有菜色的百姓,光秃秃的农田,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穷。

这时,官道传来动静。

“大伙儿加快速度,还有好几里路就到了。”

胡雄等人闻讯看了过去。

一看却惊呆了。

前面过来一队长长的商队,前行的方向正是福州。

很快胡雄就打消了顾虑。

福州或许一年到头,也就有几次这样规模的商队。

不足为奇。

他们继续喝茶休息。

却没想到。

一盏茶的时间。

官道上的商队就没有中断过。

很快。

茶棚里休息的人多了起来。

胡雄等人起身离开。

可通往福州路上,随处可见都是商队。

哪有原以为的萧条景象

反而尽显繁华之色。

胡雄等人都傻眼了。

“大人,您不是说过福州很穷?”

“这也不像穷地方呀!”

胡雄神色尴尬,有些不悦,“去看看什么情况。”

众人还没到城门口,远远的看到许多人排队等着进城。

井然有序的排成了四个纵队。

每个纵队的最前面都有人坐着,正在登记着什么。

胡雄等人走到前面去查看。

“官爷,我祖先出过状元郎,曾经在福州也是大户人家,只是现在落魄,沦为寒门。”

这人说着,一旁的人进行登记。

“有何证明?”

那人立马拿出他们家族是寒门的证明材料。

登记完后放行。

“下一个。”

胡雄没看明白这是干什么?

这时又听到一旁的人说道,“官爷,我们是木匠,上一任知府家里的家具都是我爷爷做的。”

胡雄似乎明白了。

寒门那人排的是士农工商里的士。

木匠这一队应该就是工。

其他两队过去一打听。

果然,正是农和商。

胡雄看到登记的百姓脸上都带笑,三五成群离开。

他好奇的拦住一人问,“为什么要对进城的百姓进行登记。”

那人上下打量了他几眼,“你不是本地人吧?”

“看看墙上告示,上面是新上任知府的命令。”

胡雄追问,“这样做不嫌麻烦吗?”

那人一听,笑道:“知府大人会给登记在册的人安排工作,自然没有人会嫌麻烦了。”

胡雄惊讶极了,不可思议的问,“安排工作?这……可能吗?”

同行的其他人也觉得太不可思议。

“真稀奇,官府竟然会给百姓派活?”

“难道官府说什么你们都信吗?”

那人肯定的回答,“怎么不信,官府都贴出告示了,怎会是假的。”

胡雄哼了一声:“你们还不知道吧!”

“这个新上任的知府是个大贪官,他不从你们刮点钱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给你们安排工作。”

这话说的。

那人脸都黑了。

“你这人怎么回事,一来就说知府的坏话。”

一旁百姓闻言,也附和,“没错,我们也听说知府大人是贪官。”

“但他却是信守承诺的人。”

“对,我们都知道知府大人的为人。”

胡雄更加奇怪。

“你们怎么知道他是好人?”

有人说道,“半个月前,一群人斗殴,把一家馄饨铺子都给砸了,混沌全都给糟蹋了。”

“结果闹事者全跑了。”

“店家报官后,知府大人让所有参与斗殴的人,每人赔十五两银子给店家。”

“这钱相当于店家半年的收入。”

“店家高兴坏了。”


模型上具体到小吃一条街、听曲唱戏、自由行业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让投资人看了就一目了然知道,这块区域自己要不要投资。

朱标和朱樉两人看愣了。

朱樉惊喜道,“娱乐招商区域的投资项目真不少。”

“我已经想象到建好后这里热闹的场面了。”

朱标点头,“是啊,这些规划还都是百姓的需求。”

“快看,这里还有如何投资的教程。”

两人立刻对着告示看起来。

原来不同的街道,每个项目都有投资的底价。

每个产业也都标注了价钱。

朱标和朱樉立刻感觉学会了不少。

不仅是做生意的窍门。

这些具体的规划和计划,用在其他领域,也是可以的。

他们两人都是灵活的人,想得也不差。

这些项目,投资的底价都不同,也标注了如何投资。

投资成功后,官府会抽走两成股份,剩下的全归投资人所有。

朱樉兴奋得直搓手,两眼冒光。

“大哥有看中哪个产业吗?”

“咱们这次带来的钱,就是用来投资的啊!”

朱标其实早就心动。

点头说道,“先看看各个底价。”

他就近翻开两个标价牌,一看却愣住了。

“这……价格这么高?”

随意看看,最便宜底价都有六百两,稍微热闹一点项目,至少上千两。

这么高的价格,他们都傻眼了。

朱标看着身边不断做出投资决定的人,心里无比无语。

这么高的底价,还有这么多人入股,大明朝啥时候这么富裕了?

他觉得这趟出行,真是开了眼界。

这跟在朝堂上的事情,体会完全不同。

朱樉看到他感兴趣的产业,趁朱标没有留意。

他走了过去,翻开了底价表。

这时耳边有声音传来。

“这位公子,有没有兴趣合伙做生意啊?”

一个面带微笑的中年人,看着他说道。

身边还有两个人,看他们穿着打扮,应该是富商。

朱樉不明白合伙是什么意思?

对方继续道,“别担心,我们不是骗子。”

“我们是沛县的富商。”

“还有在沛县开青楼的经验。”

见是有经验的富商,朱樉来了兴趣。

“你们想怎么合作?”

见他感兴趣,对方道,“实不相瞒,咱们已经摸清了在福州开青楼的门路。”

“公子要是有意跟我们合伙开青楼,我会告诉你。”

这人一副神秘的样子。

朱樉闻言点头。

“那你说说看,要是能赚钱,我就跟你们合伙。”

反正他也不缺银子。

到时候觉得不合适,他不合伙就是了。

对方也相信他。

他们刚才一直观察他和朱标,像是出门历练的富家公子。

肯定不会缺银子,不像小商人,顶多拿得出几百银子。

这人道,“知府大人规定,娱乐区里的青楼不能超过六家。”

“现在已经有四家被定下了。”

“分别是知府大人和本地富商的投资。”

“现在,只剩下两个名额。”

“所以我们想找人合伙一起开青楼产业。”

“这样经营起来也不会吃亏。”

朱慡当即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这样看来,想不合伙都不行。

他一人的钱就算可以超过底价,也比不上几人合伙的资金。

他有些犹豫,“青楼一定能赚钱吗?”

对方一听他这话,知道他已经动心。

左右看了看,凑到朱樉耳边道。

“肯定赚钱,我们有内部消息,知府大人做过市场调查,再开六家青楼都是能大赚的。”

朱樉听愣了,不由赞道:“你们的门路真多。”

对方得意的笑了。

“谢公子夸奖,我们远道而来,不可能一点准备也没有。”


“我们刚才看到的区域划分,是未来福州要建设的地方,也是吸引商人投资,大基建的项目。”

朱樉却还没有反应过来,“大哥,我怎么还是不明白。”

朱标耐心解释道,“模型上的情况是未来的福州面貌,目前没有的区域,都是要出钱新建。”

“模型上标注新建的内容,好吸引富商投钱。”

这下朱樉总算是明白了。

“原来如此。”

“就是说哪个富商看中了哪块区域,就往哪个区域投钱。”

“官府再找人去修建,这就是大基建的意思。”

朱标点头。

朱樉也不笨,转了一圈继续说道,“等全部都修好时,掏钱的还是老百姓,等于让他们又把钱花出去。”

“而现在出钱的富商,就赚钱了。”

朱标点头,“二弟你理解得没错。”

朱樉豁然开朗,拉着朱标就去对应的展厅。

“大哥咱们赶紧现在就去投钱,然后等着赚钱。”

“告示上也说了,所有项目官府都入股,咱们要是去晚了,怕是抢不到入股的机会。”

发现商机的朱标和朱樉拔腿就跑。

一路上。

他们看到许多跟他们有相同想法的人,也快速地朝展厅奔去。

这时。

他们看到有人因为要投资哪一个区域而吵了起来。

“东区住宅区好,到时候会有许多人抢着买房,肯定有钱赚。”

另一个人不同意,“如今的房子不值钱,最贵的也就上百两,寻常几十两就不错了。”

“我认为南边的游玩区才是赚钱的地方,知府大人的青楼就开在那里,不到一个多月就赚了好几十万两。”

对方连连冷笑,“你懂个屁,青楼是随便开的吗?”

“没有特色根本别想赚钱,可你敢学知府大人那一套模式吗?”

“就算你有胆,里面的窍门都学得来吗?”

“所以听我的,还是投资住宅区更保险。”

“不行,游玩区的人消费都不低,不开青楼就开别的也行。”

“这些都是你的设想,我反对。”

“我还是决定投资游玩区。”

“不行,要投就投住宅区。”

两人越吵越凶,竟然打了起来。

朱标和朱樉看着不禁摇头。

只见一人负气说道,“既然如此,干脆什么都不投了。”

“这钱就找个好地段开两间铺子,一人一间。”

另一方却不同意。

“你少胡说八道!你想错过这个机会别拉我下水。”

“也就知府大人才刚上任。”

“现今他在福州没有可以委以重任、值得信任的人。”

“否则,像我们拿不出多少钱的普通商人,哪有资格入股。”

“你却不懂得珍惜。”

“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换作是以前,咱们跟官府合作的资格都没有。”

那人顿时沉默不语。

这人继续道,“现在生意多难做!”

“好不容易有这个大基建项目,还有官府充当保护伞,知府大人做主,肯定能赚钱。”

“这都放弃投资,你脑子有病啊!”

这人说完之后。

另外一人赶忙道歉,“我错了还不行,咱们先把每个区都看一遍,再决定投哪个区。”

“这行,那快去吧,别错过了好项目。”

朱标和朱樉两人听了这些话。

算是明白了。

怪不得人人都积极投钱。

原来有官府充当保护伞。

两人对视一眼,“我们也赶紧过去看看。”

“大哥,咱们先看哪个展厅?”

此刻。

在他们的面前,是四个展厅的入口。

朱标指着娱乐招商展厅说:“我们先看这个厅。”

进去就看到娱乐区域具体模型摆放在正中间。

这大厅里的模型看得更加的清楚,更明白规划的内容。


片刻之后。

一位打扮得如同富家公子的人走了进来,热情的对虾仁拱手见礼。

“数日不见,虾大人仍然是气宇轩昂。”

“哈哈,徐公子亦然。”

徐庆留意到朱元璋等人,见其器宇不凡,猜测也是虾仁的贵客。

“不知虾大人有贵客到访,那我们……”

虾仁无所谓摆手,“无妨。”

闻言,徐庆也就直奔来意:“那虾大人,平县县令之事,可否有眉目了?”

虾仁恍然道:“徐公子前来是为了这事啊?”

徐庆点头道:“正是,这事就拜托大人您了。”

朱元璋等人闻言全愣住了。

朱元璋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

平县县令?

为什么要拜托虾仁?

虾仁压根没有想要回避朱元璋,对徐庆笑道:“放心,本县令已经打点过,没问题了。”

“说好的东西带来了吗?”

徐庆连忙递过一个盒子。

“履历和四万两银票都在这了。”

虾仁清点四万两银票无误,这才笑道:“这就没问题了。”

虾仁满意的拍了拍徐庆肩膀,“回去等我消息!”

徐庆不放心的想要确认,“那……”

“把心放回肚子里,平县县令一职位置非你莫属。”

徐庆这才放下心来,“谢过虾大人!”

“告辞!”

随即满意的离开。

朱元璋惊愕的说不出话来。

随后是滚滚怒火!

虾仁惊讶的看了一眼脸色难看的朱元璋。

旋即像是想到了什么?

“非常抱歉,让各位等久了。”

虾仁以为朱元璋发火,是因为自己冷落了他们。

“老爷子,来,我们继续。”

虾仁想要拉朱元璋,却被他甩开。

“你别拉咱。”

虾仁呵呵,老头脾气还挺大,也不怕肝火旺盛气出毛病。

虾仁不明就里的问:“怎么了,这是?”

朱元璋见他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深深吸了一口气。

“你刚刚,是不是卖官了?”

虾仁大方的承认,“是啊。”

“你……”

朱元璋指着虾仁,气的憋闷。

有种!

在自己面前,他还真敢认!

朱标和朱樉也是直摇头。

这下完了

虾仁敢在父皇面前卖官。

别说是乌纱帽,连命都不保!

见朱元璋动怒。

马皇后抢先一步开口:“虾大人,你一个县令如何能任命他县的县令?”

马皇后点醒了朱元璋。

刚才气晕了,忽略了问题所在。

没错。

虾仁哪来的资格任命他县县令?

朱元璋探究的打量着虾仁。

那徐公子的银两,不会是被这小子讹了吧?

虾仁见朱元璋打量自己,不以为意的笑道:“还是你夫人有眼力。”

“老爷子,你这暴脾气,小心身体吃不消啊!”

朱元璋脸色一沉,“你敢诅咒我?”

虾仁摇了摇手。

“本县令这是好意提醒你。”

朱元璋气的胡子都在颤悠。

该死的虾仁,绝对是故意的!

马皇后岔开话题:“虾大人,你还没解释呢!”

虾仁惬意的翘起二郎腿,“行!”

“本县令承诺徐公子平县县令一事不假。”

“那是因为我上头有门路。”

虾仁用手指往上方指了指。

随即拿起那些银票,“只要有钱有人脉,就没有难事。”

“这么说,你们清楚了吧?”

虾仁对着朱元璋等人笑着说道。

看着朱元璋等人呆若木鸡的样子,他摇摇头,至于吗?

“哐当!”

朱元璋气的踹翻了凳子。

脸色阴沉恐怖。

马皇后知道,朱元璋这是真的想斩了虾仁。

虾仁若是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他的小命也到头了。

虾仁吓了一跳,腾的站了起来,神色疑惑的看着朱元璋。

“老爷子,你这发哪门子火啊?”

朱元璋指着他的手指都在颤悠。

“你考虑过后果吗?”

“当今皇上最恨贪官,你还敢卖官?连带着你上头的人,都得落地。”

“你真不怕皇上砍你脑袋吗?”

朱元璋一脸的杀气。

差点威慑住虾仁。

他很快回过神来,恢复了淡定的样子。

耸了耸肩。

干脆利落地道:“谁不怕砍头啊?”

“只不过,本县令所做这事,并没有违纪。”

气到要暴走的朱元璋愣住了。

未曾想虾仁会信口开河。

不由好奇的问:“此话怎么说?”

虾仁收起银票,并将徐庆的履历递给朱元璋。

“你自己看。”

朱标和朱樉也凑了过来。

“个人履历…”

“名徐庆,年龄二十一,籍贯沛县。”

“在绸缎庄做过三年的管事,管理经验丰富……”

“任职平县县令期间,以民为本,拉升平县经济,力争将平县打成为第二个沛县……”

这个履历表让朱元璋等人看得直愣。

朱元璋看的认真,心想这份履历的内容挺标新立异的。

短小精悍的写明了自己的优势以及想法。

比那些长篇大论的奏折,更加的一目了然。

朱元璋想到,以后一定要让奏折也如此这般写。

这么一来。

自己批阅起来定会事半功倍!

朱元璋脸上才扬起笑容。

却在看到虾仁时,心里又一阵不爽。

凭着徐庆资历,确实有资格出任平县县令。

只是,虾仁受贿了四万两银票。

性质就完全变味了。

虾仁从举贤有功,沦为了贪污受贿!

只是此刻的朱元璋,对虾仁的看法有了些改观。

冷静了许多。

朱元璋放下履历表,疑惑地问:“你又怎么知道这份履历上写的都是真的?”

“你又敢肯定,这人不会是贪官?”

“更何况他还有官商勾结的便利。”

虾仁闻言直摇头:“徐庆懂得分寸。”

“他买官时,本县令已经警告过他了。”

虾仁一副不必担心的样子。

“本县令没有时间日夜盯着他。”

“他若敢犯事,会有人收拾他。”

虾仁弹了弹手中的四万两银票,得意的笑了。

“做生意向来都是钱货两清。”

“我收了徐庆的钱,替他买了官,接下来他能不能如他承诺的那般做个好官,已经跟本县令没有关系了。”

“拜托本县令替他们办事的人多如鸿毛,本县令如果都负责善后,早把本县令累死了。”

朱元璋当即愣住了。

他对虾仁的看法。

又多了一个!

奸猾!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